潍坊市青州市委编办以《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》为遵循,不断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,将法治思维贯穿机构编制工作始终,持续提高机构编制工作法治化水平。
一是以学习宣传为出发点,奏响尊法守法“前奏曲”。领导干部“带头学”。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。向编委会全体成员发放《条例》读本,将《条例》列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和党校主题班次,分多个批次开展专题培训,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机构编制法定化意识。编制干部“深入学”。强化内部学习,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、《条例》等作为机构编制干部的必修课,制定学习计划,细化学习内容,定期举行集中学习。丰富学习载体,全年开设12期“青编智汇”讲坛,组织轮流上台解读政策法规,分享工作经验,着力弥补知识弱项、能力短板、经验盲区。
二是以建章立制为着力点,夯实规范管理“压舱石”。严格落实机构编制法规制度。修订印发《机构编制政策文件汇编》和《市委编办工作细则》,进一步严格规范机构编制事项审核审批权限、程序,在动议、论证、审议决定、组织实施等四个关键环节,把严机构编制审批关口,着力推进机构编制权限、程序、责任法定化。细化机构编制事项请示报告制度。以清单形式对机构编制申请事项的报送范围、主体、程序和要求进一步规范,明确各部门党委(党组)机构编制工作动议程序和请示报告材料需包含内容,解决了请示报告程序不严谨、内容不规范、应报不报、虚报瞒报等问题,推动机构编制管理更加规范有序、科学有效。
三是以督促落实为落脚点,构筑监督检查“防火墙”。抓实日常监督检查。依托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,对违规设置机构、超职数配备领导等问题,统一建立问题整改台账,实行日常动态监测,及时发现和纠正机构编制工作中的违规行为,对问题整改不到位的,暂停受理有关机构编制事项申请,树立“底线”意识、“红线”意识,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。聚焦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。聚焦党委政府关切的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群众关注热点难点问题,对履职尽责情况和相关效益、机构编制实际配备、机构配置效益、编制和领导职数使用效益、机构编制管理规范6个方面进行“全面体检”,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,提高有关部门的机构编制法治意识、规矩意识、纪律意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