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严肃机构编制纪律,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,济宁市嘉祥县委编办从协同联动、全程管控、成果运用三点发力,打造“巡察政治监督”与“机构编制监督”相融合的全链条立体化监管模式,构建机构编制“大监管”新格局。
一、以“协同联动”为赋能点,建立健全工作机制。一是内部协作激活力。坚持“一盘棋”思想,完善编办内部监管体系,修订完善《嘉祥县委编办机关规范化建设工作细则》,科室间建立监督检查事项清单,构建齐抓共管“闭合圈”。二是外部联动聚合力。建立健全与巡察机构情况互通、信息共享、力量联合的工作机制,充分发挥监督合力,拉紧监督检查“高压线”。三是整改规范提效力。将巡察发现涉及机构编制问题建立问题整改台账,一事一账、动态管理,全程跟踪问题整改进展,压实问题整改“责任田”。
二、以“全程管控”为关键点,做实做细监督环节。一是注重巡前准备。围绕党管机构编制情况、机构编制规定执行情况、严肃机构编制纪律等方面,制定机构编制重点检查内容目录清单,掌握机构基本情况,让巡察人员及巡察对象明确机构编制重点关注问题。二是注重巡中配合。选派业务骨干参与巡察工作,通过个别谈话、听取汇报、查阅资料等方式,全面核查巡察对象机构编制履行情况。三是注重巡后整改。对于巡察中发现的机构编制问题逐一审核研判、交流研讨,精准梳理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,按程序报批后由巡察机构统一反馈,全面规范机构编制管理。
三、以“成果运用”为制胜点,求真求实提升质效。一是坚持闭环管理。及时督促问题整改到位,将问题整改情况与机构编制事项申请、评估问效等工作挂钩,定期调度核实,全面规范机构编制管理。二是强化以案示警。将历年巡察发现的机构编制问题编成案例库,将典型案例纳入党校主体班次教学内容和党委(党组)理论学习组重点学习内容,实现“查处一案、警示一片”的效果。三是注重源头治理。研究制定《嘉祥县机构编制事项论证管理办法》、《嘉祥县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办法》,规范机构编制审批程序,明确监督检查配合机制,从源头上预防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,推动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、法制化、规范化。